歷年金融海嘯時,股市平均跌幅為55.5%,不動產跌價20.6%,至於銀行資產跌價損失為7.2%,代表不動產有向下僵固性。股市因全為投資需求,但房市卻有「自住需求」鞏固,因此房價跌幅自然會比股價少。
https://news.housefun.com.tw/news/article/133207145512.html#news-article
歷年金融海嘯時,股市平均跌幅為55.5%,不動產跌價20.6%,至於銀行資產跌價損失為7.2%,代表不動產有向下僵固性。股市因全為投資需求,但房市卻有「自住需求」鞏固,因此房價跌幅自然會比股價少。
https://news.housefun.com.tw/news/article/133207145512.html#news-article
「靠所得是買不起房子的,房子是靠財富(過去資本的累積)所購買的」,將來富者愈富、貧者愈貧。
https://news.housefun.com.tw/news/article/209275148363.html#news-article
不要因為現在買不起房子,就認為財富與你擦身而過。及早強迫投資,用繳房貸的精神好好理財,未來是你選房子,不是房東選你。
一個人對於退休的條件都達到了,那麼一個月只要3萬元,手頭約有700-1000萬就足夠養老。
由於退休後投資不利因素較多,除了無法承受虧損、也沒有複利效益,因此最好趁自己還在工作的時候就開始規劃比較好。
要留意,必須先使用「一生一次」優惠稅率,下次不動產移轉時,才符合使用「一生一屋」要件。
巴菲特提出一個致富之道,「善用30年房貸,是最好的理財工具。對自住買屋者,是不會輸的押注。」意思是,若懂得使用低利率的長期房貸,來擴大個人資產規模,是一個幾乎穩賺不賠的好生意。
https://www.google.com.tw/amp/s/news.housefun.com.tw/news/article/amp/142205157829.html
「股神」巴菲特指出,美國經濟的真正癥結,其實就在像他這樣的超級富豪身上。美國經濟再怎麼繁榮,卻多是有錢人受惠,財富過分集中在金字塔頂端族群,一般人生活未隨經濟擴張明顯改善。
http://ctee.com.tw/News/ViewCateNews.aspx?newsid=153838&cateid=omsc
所有現代化國家產業發展經驗,中國必然會由製造生產業進入金融發展;這是無可避免。
人民幣、美元、歐元、日圓、及法郎等 Paper Gold。多是以黃金為最後準備;當人民幣不斷地發行貨幣,甚至是中國國債國際化後,人民幣的發行基礎必然為,中國 GDP 與其金融與商品市場規模;為了成為最穩定的 SDR 最強貨幣,人民銀行是否對黃金會增添額外購買的需求?
此刻外資極有可能趁拉高期貨結算,加上參加台積電除息之後,滿手現金,股匯雙賺而撤走。
加上國會八月份將休會,川普的兩大改革措施取消歐巴馬健保及企業降稅案,可能一事無成,市場屆時的失望態度有可能會在股市反應出來,這對於目前股價處於歷史新高的道瓊工業指數,是會有很沉重的拉回壓力。
投資人應重新審視各項投資配置,以因應全球利率的走揚。他指出,現在最好減少負債、增加現金流,定存以短天期為主,不要急著買保單,股市可考慮高現金殖利率的標的。他也預期,商品市場會出現大幅波動,時點可能在6月。
由於房貸可以大筆還款,比如說30年與40年作為比較,雖然40年的還款時間多,使得利息總額會較高,但是每個月攤還的房貸金額較少,能夠減輕還款壓力,未來如果有升官加薪,就能夠多還本金,如此就能降低利息,也能夠加速還款縮短貸款期數。
地政局歸納近十餘年來台北市不動產市場呈現「政策寬鬆、房市飆車」、「量縮七年、房價始跌」以及「炒房打房、市場起伏」三大現象。
https://news.housefun.com.tw/news/article/697202165798.html?%20dmcode=20151102709ps0000u0000&utm_source=lineat&utm_medium=text_ad&utm_content=housefun&utm_campaign=line_maintain_news&utm_term=message
金管會更透過銀行公會,過濾歸納出20大「疑似洗錢」態樣。舉凡同一日的同一帳戶,或是同一櫃檯的分次或多筆交易,不論是匯款或是換鈔,甚至是突然償還「大額問題放款」,都包括在其中。
此外也訂出量化指標,凡是同一櫃檯,分次現金匯出,或是要求開立票據達50萬元者,就屬可疑案例;靜止戶若突然出現大額存匯款轉進出,或是某人經常委由「特定第三人」辦理存匯、提現,甚至是「換鈔」太過頻繁,也均將列為可疑對象。
提到政府提供的健檢資源,主要有2大種類,分別是「成人免費健康檢查」與「4大癌症篩檢」
http://smart.businessweekly.com.tw/Reading/IndepArticle.aspx?ID=32375
債權人若執行的財產,屬於被繼承人之遺產,當然沒問題,但若執行的是繼承人本身原來的財產,繼承人還要向法院提出第三人異議之訴,雖然最後可能會勝訴,但光這些程序就夠麻煩了。
所以本文建議,若過世父母的負債顯然大於遺產,或是確實沒有留下什麼遺產的話,還是辦理拋棄繼承較好,至少不用擔心哪天突然有人出來主張對過世的父母有債權,最後還要被強制執行的困擾。